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品牌营销栏目--->知识管理-->详细内容
企业信息化随感:逾淮之橘
作者:佚名 日期:2002-1-16 字体:[大] [中] [小]
-
为什么联想、海尔的信息化建设会取得很大成功,而有人却感慨传统管理体制下的企业成功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的概率几乎等于0?这不禁使人想起春秋时期晏子说过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那么,“水土异也”,异在哪些方面呢?归结起来传统企业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识方面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信息化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没有真正被大家所深刻理解,这需要一个渐进的认识过程。信息系统的建设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落脚点,其目的就是为了应用,而应用的支撑点就是相应的软件系统。以应用定软件,以软件定硬件,已成为业界日趋一致的共识。但是目前传统企业在软件与硬件的认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偏差。由于社会上多年来一直存在重硬轻软的问题,对花钱买硬件容易理解,硬件往那儿一摆,领导和大家都看得见。软件在什么地方?看不见,摸不着,对软件的价值不理解。这是整个社会对软件认识的滞后。一些传统企业急于引进计算机技术,在某些公司不负责任的大力宣传下,盲目投资,购买了大量设备,这些设备大都没有起到应有作用,而且硬件设备淘汰奇快,教训非常惨痛。一般企业舍得在购买硬件上花钱,但其实今天国外大型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花在软件和服务方面的钱已经远远超过了在硬件方面的投入,没有软件的硬件等于是一堆废铁。
软件到底是什么?软件是沟通机器与人的纽带,是把人工处理信息的过程用计算机语言进行程序化。良好的使用界面,智能化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得冰冷的机器具有了温暖的生命气息。
当然,以上仅仅是信息化建设过程有关认识方面的诸多问题的其中之一,但是由此可以管中窥豹。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解决认识上的问题,只有认识上的问题解决了,才谈得上下一步工作。
二、目的方面
国家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力指出“企业信息化就是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管理流程的改造、实现管理效率提高的过程,就是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行业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然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一些极具讽刺意味的现象,一些企业和单位建立起的摆满高档的设备计算机中心,不管应用的如何,首先是为了证明自己已经站在了信息时代的前沿,为了证明自己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将计算机作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和华丽的光环,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和追求所谓的政绩,陷入了“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怪圈。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更有甚者出自一己私利,动机不纯,暗箱操作,幕后交易,选用不具备能力的承建商,引进伪劣的软硬件系统,导致了企业花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建设的信息系统成为一堆废铜烂铁,派不上用场。由于这种行为不会造成象“綦江虹桥”事件那样的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巨大损失,所以给一些人带来了可乘之机。所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应采取工程项目负责制、事故责任追究制,不但要重建设,还要重验收、重评估、重考核,出现问题要一追到底,从而杜绝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腐败行为。
三、体制方面
由于旧有的管理体制和经营理念的约束,使得诸多传统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工作举步维艰,建设成果收效甚微。难怪联想公司表示今后在如何输出咨询能力及信息化技术的时候,未来所选择的客户是要挑拣的,计划经济烙印太深的企业,联想不会去碰。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也指出,如果企业没有进行企业组织结构重组,只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微调,这种管理信息化不做也罢。2001年11月26日,在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现场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就企业体制与信息化的关系一语道破天机,“企业信息化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也不是将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中,而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对落后的经营方式、僵化的组织结构、低效的管理流程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如果那些不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的传统的管理体制不改革、老的组织结构不整合、落后的机制不转变、陈旧的设备不改造,仅仅采用了计算机,上了互联网,信息化的优势也难以发挥,企业的管理水平也难以提高”。
四、策略方面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步伐不能太快、太大,否则就非常危险,极易碰壁、失败,丧失信心。这方面的例证不胜枚举。所以要有一个总体战略规划,要作为企业中长远规划中的一项专项规划,根据企业发展和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来制定。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分出阶段性目标,从而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反对搞大而全,一步到位的做法,应该稳扎稳打,逐步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一个不断更新和递进的过程。信息化建设一定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如果操之过急,难免鸡飞狗跳,造成混乱。尤其是在信息化建设的初期,应控制投入,局部突破,潜移默化,积极培育信息化的空气和土壤,广泛开展信息化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各个方面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建立和健全信息化运作机制,引进和培养信息化人才。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再开始规模投入,引进先进、成熟的软硬件,开始系统实施。从而使信息化这棵大树能够在企业中扎下根来,根深叶茂,同时改善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促进整个社会信息化气候的良性循环。